李德明

艺术网站
网站首页 | 艺术简介 | 艺术展厅 | 艺术家相册 | 书画知识 | 名家点评 | 展览记事 | 访问大中华书画网
艺术简介
李德明

      李德明,1951年出生,陕西合阳县人,原为小学教师,现为于右任1932年创立的中国标准草书学社社员、宁夏标准草书协会常务副会长、宁夏书画艺术促进会副会长、宁夏老年书画协会副会长、宁夏企业书画院副院长、银川文学院院聘作家、宁夏文史研究馆书画研究员。
      1...(详细介绍)

中国书画动态 更多
·全国第三届书法临帖作品展览在北京开幕
·【152期】大中华书画网公益微拍作品公告
·【151期】大中华书画网公益微拍作品公告
·【150期】大中华书画网公益微拍作品公告
·【149期】大中华书画网公益微拍作品公告
·【148期】大中华书画网公益微拍作品公告
·【147期】大中华书画网公益微拍作品公告
·【146期】大中华书画网公益微拍作品公告
·【145期】大中华书画网公益微拍作品公告
·【专场8】大中华书画网公益微拍作品公告
·【第144期】大中华书画网公益微拍作品公告
·【第143期】大中华书画网公益微拍作品公告
·【第142期】大中华书画网公益微拍作品公告
·【第141期】大中华书画网公益微拍作品公告
·【第140期】大中华书画网公益微拍作品公告
·【第139期】大中华书画网公益微拍作品公告
·【第138期】大中华书画网公益微拍作品公告
·【第136期】大中华书画网公益微拍作品公告
·【第135期】大中华书画网公益微拍作品公告
·【第137期】大中华书画网公益微拍作品公告
书画鉴赏知识 更多
 
名家点评

李德明的人生三宝

发表时间:2017/6/14 11:56:31    

    人常说,老来快乐三件宝:一是老有所学,二是老有所乐,三是老有所为。提起银川市兴庆区退休军官李德明,他也有自己的“快乐三件宝”,那就是写作、书法、藏石。
  一、笔下生宝:文字之乐陶醉其中
  今年60岁的李德明曾是一名小学教师,1970年,一个偶然的机会让他成为了一名军人。在随后的40年中,他从一个士兵干起,历任参谋长、处长、军分区副政委等职,被授予大校军衔。
  每个人都没有完美的人生,总有那么一点遗憾让人生更有无穷的味道。李德明也不例外。
  这一生中,李德明最大的遗憾就是没有上大学。从小学到初中一直是班里学习委员的李德明,1966年上初二时不幸遇上了“文化大革命”。因为学习好、有文化,后来,李德明在家乡一所学校当上了老师。
  1970年12月,是改变李德明人生命运的时刻。
  那一年,李德明所在的公社征兵,需要学校出人帮忙。因为他在学校里最年轻,所以被大家“推荐”去做这个谁也不愿意做的工作。
  一天,李德明与公社负责人和部队征兵的人在一起吃饭。吃饭间,一位负责人半开玩笑地说,“你们看这个小伙子怎么样,不行让他也当兵去。”李德明没有想到,征兵的人还真让他去当了兵。从此,李德明投笔从戎。
  当兵之后,训练之余,从小喜欢文学的李德明利用一切机会读书。没钱买不起书看,他就到处借书看,甚至是抄书看。上世纪80年代,外国名著开始在国内发行,可银川还是买不到。于是,李德明就托战友从兰州买了一套回来,一看就是几遍。买不到的书,李德明就借来抄,一下子抄了好多本:“光是莎士比亚的诗歌我就抄了好几本。”
  就这样,李德民一边抄书,一边读书,一边写书。由于没有接受过专门的学习培训,只能摸着石头过河,小说、散文、诗歌、杂文,甚至快板、戏剧,他什么都写。
  因为写长篇军事史书《红军西征》,他曾先后采访刘伯承、聂荣臻、杨成武、肖克、廖汉生、李贞、陈昌奉等数十位老一辈革命家,受益匪浅。后来《红军西征》被评价认为填补了我军党史、军史研究的空白。
  后来,李德明又撰写了反映张国焘逃离延安的纪实文学《张国焘叛逃延安纪实》,发表后被全国10多种书、报、刊选载,引起较大反响。
  这一写就是几十年,还真写出了名堂。数十年来,李德明先后出版发表纪实文学集《闪光的年华》(合作)、长篇小说《穆斯林暴动传奇》、《谍网奇情》及《红军西征》等百余万字,先后30多次获军内外创作奖,部分作品被选入多种文集或丛书。
  如今,李德明已是宁夏作家协会会员。虽然已60岁了,但他还经常笔耕不止,陶醉在文字之中,用自己的情感创作着。
  二、墨中寻宝:翰墨之乐芳香其间
  李德明的第二件幸福之事,就是他的书法。
  李德明出生于文化积淀深厚的陕西关中八百里秦川的合阳县,年少时,老师在讲课中总是提到关中的于右任先生,称其为陕西三百年才出一个的英杰。
  长期耳濡目染,使李德明对于右任先生的崇高人品和伟大业迹特别崇拜,进而爱上了于右任先生创立的标准草书,没想到这一学就是几十年。让李德明庆幸的是,后来在银川他又遇到了于右任先生唯一的入室弟子胡公石先生,拜其为师。李德明所在的军区大院离胡老家不太远,于是,他一有空就来到胡老家中,受其指导,从而使书艺不断进步。
  不俗的文学底蕴使他的书法有着不同于其他书法家的特点,因为,他在追求书法艺术修炼的同时也十分注重书法的文学内涵,尽量使书法与文学相融合。李德明有个朋友叫张金平,他为其写了一幅嵌名联:“金银何须多,平安即是福。”朋友看了非常高兴。有位叫薛文忠的战友,李德明送他一副对联:“文武奉边塞,忠义壮山河。”战友非常喜欢,双方平添许多情谊和乐趣。
  正是在这种为快乐而研习书法之中,李德明的书法艺术也渐入佳境。他不仅成为宁夏书法家协会会员,他的作品也多次在各种大赛中入展获奖,并入选北京奥运会书法纪念碑林。
  三、石上赏宝:把玩之乐痴迷其道
  说起李德明的第三件快乐之事,那就是玩石头。
  来到李德明的家,除了书和书法作品,最多的陈列各处的石头。
  李德明参军后在贺兰山区生活多年,当地多属“天上无飞鸟,地上不长草;黄沙落饭碗,风吹石头跑”的戈壁荒滩,十分艰苦。训练工作之余,没有别的消遣,李德明就在山里或戈壁滩上寻找各种好看的石头,渐成爱好。
  即使后来离开了贺兰山,他依然迷恋奇石的天然艺术,久而久之,遂成石痴,每到一地,必得寻访,积以时日,收藏国内外各种奇石千余方。
  由于喜爱文学艺术,所以李德明收藏的奇石与他人不同。比如,由四块奇石组成的“暮色苍茫看劲松,乱云飞渡仍从容。天生一个仙人洞,无险风光在险峰”小系列,意境优美,特别吸引人。
  因为痴于石,李德明收藏石头中趣事不断。一次,爱人让他带了钱去把看好的衣服买回来,他却鬼差神使跑到市场抱回来一块石头。爱人生气地责怪他:“你说,你抱回来的石头能吃还是能穿?”久而久之,爱人拿他没办法,只说他是个“神经病”。到后来,爱人竟然也成了痴迷顽石的“神经病”,经常跟着李德明跑到戈壁滩拣石头。
  有朋友来家探望,看上了某块石头要拿走或者出钱买,李德明说啥也不松口。后来他干脆在石头架上贴了一个纸条:儿子、老婆、石头,概不出售转让!这个纸条可是帮他大忙了,从此,再也没人打他石头的主意了。
  李德明说,一方奇石就是一处心灵的驿站。写作或写字之余,他常常手捧一杯热茶,来到石屋,从这个驿站来到另一个驿站,引领精神散步,抵达心灵的殿堂,接受天然艺术的熏陶,享受内心精神的抚慰。他的奇石屋名曰静虚阁:静者,奇石多天趣,尽在不言中;虚者,天地无穷大,万象生其间。
  如今已是宁夏石文化研究会会员、宁夏收藏家协会理事的李德明,每每与朋友在自己的一方天地里品茶赏石,研讨书法,谈文说艺,海阔天空,总能获得一种美好的心灵享受。
  他说:不为别的,不过是为心灵找个支点,为精神找个乐园罢了。
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 原载《现代生活报》——吴宏林

 


 
 
将该展厅添加到收藏夹 | 每次上网自动访问该展厅 | 向外界推荐我的展厅
陈丹青艺术官方网站 国际席位号:794